北京市消协:老年人投资型消费需谨慎
近年来,一些不法机构和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防范意识弱、维权能力弱等特点,利用养老投资、藏品投资、以房养老等消费噱头,有指向地设置针对老年人的投资陷阱,侵害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对此,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消费提示,提醒老年消费者看好养老钱,谨慎选择投资型消费。
有老年人看到投资广告称购买所谓金融产品回报高,就选择购买并在初期“看到了”收益,随后在该机构利益诱惑下继续投入资金,却发现收益和本金均无法取出。
此外,随着以房养老模式的出现,有的不法机构和不法人员瞄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,将高风险理财项目等包装成安全可靠且能获取高息的投资项目,诱骗老年人办理个人房产抵押并将抵押款用于项目投资。机构“爆雷”后,抵押房产被处置变现,老年人不仅拿不到高息,反而陷入无家可归、背负巨债的境地。
针对日常接诉案例,北京市消协提醒老年消费者,投资须谨慎。
树立理性投资理念。老年消费者要做好资金规划,充分考虑自身需求、风险承受能力、财务状况等因素,进行合理规划后再购买。不冲动投资,不盲目追求高回报,不要将日常生活和养老必需的钱用来投资。
谨慎选择投资产品。面对市面上形形色色的投资产品,尤其是新兴的投资产品,老年消费者要仔细斟酌,充分了解后再购买,不要盲目跟风,谨防参与非法集资活动。多与子女商量,确认好投资产品后再进行投资。
选择正规投资机构。老年消费者投资理财一定要通过正规平台或官方渠道,不轻信理财广告,不轻信可疑电话和短信。在购买投资产品前,应查看经营者的营业执照及业务经营许可证,充分了解相关合同条款。
不要泄露个人信息。老年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,个人信息不外泄,对于身份证、银行卡号、密码、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,不可随意提供给他人,以防个人信息被冒用、滥用或非法使用。
增强防骗反诈意识。老年消费者可下载国家反诈中心应用程序,主动学习防诈骗知识。对陌生号码、链接、陌生账号要提高警惕,做到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转账。保护自身利益,避免被不法分子欺骗。
及时保存交易证据。在购买投资产品时,应主动索要发票、收据等消费凭证,保留宣传和承诺信息、交易记录、合同订单、等相关证据,以便用于维护自身权益。(记者万晓东)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bj315.org/shjj/mtzz/202410/t20241030_46028.s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最新加入
2025-01-06山西省检验医学高质量...
2025-01-06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...
2025-01-06山西省儿童医院第二届...
2025-01-0627批次不合格药品被...
2025-01-06食品安全“你点我检”...
2025-01-06四条春节“特色之旅”...
2025-01-06提升行业形象 依法诚...
2025-01-06山西品艺装饰整装产业...
2025-01-06食品安全消费提示|冬...
热门资讯
2024-12-05致蕲春县蕲泰保安服务...
2024-09-25合肥鹏炀电子商务有限...
2023-11-062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...
2023-11-0629批次食品不合格!...
2023-11-063家被点名!河源市医...
2023-11-06严厉打击水事违法行为...
2023-07-21第一观察丨习近平总书...
2022-07-08中健昊天大健康产业集...
2022-07-08中国健康总部成立中...
2022-07-08中国健康总部成立中国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