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该做的“加减法”
厂家只提供车身,经销商配上电池,上下游产业一番“默契”分工,一辆电动自行车便“改装”装完成了。但这种电动自行车不仅与国家强制标准与规范文件要求不符,同时还造成消费者的安全安全隐患。
如今,电动自行车往来穿梭于城乡的大街小巷,是百姓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,也是即时配送人员的交通“利器”。据统计,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3.5亿辆。令人瞠目的数字背后,更是触目惊心的火灾发生次数。
电动自行车是国家实施强制性标准的产品,其生产资质和管理程序都有相应的规定。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车身与电池拆分销售,但又组装成成车销售,实际上规避了产品安全性的检测和监督,既违规又危险。
国家标准《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》明确,装配完整的电动自行车必须含有蓄电池部件。前不久,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了《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》等政策文件,要求厂家与经销商自觉抵制电动自行车和蓄电池违规篡改行为。由此可见,行业管理的“紧箍咒”不可谓不紧,禁止改装与组装的规范不可谓不明确,但电动自行车违规改装乱象依然屡禁不绝。
有些经销商擅自或者生产商与经营商暗通款曲,将出厂时“装配完整的电动自行车”,按照消费者的“点单”自行配置电池,实际上超出了国家标准许可的范围。这样的车一旦上路,将给道路交通和公共安全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。在这个“点单”销售的过程中,厂家不负责任地做“减法”,销售“裸车”减省成本;经销商大刀阔斧地做“加法”,加装改装电池,获得高额利润。一“加”一“减”,经营者赚的钵满盆满,深藏隐患的电动自行车便驶上了大街小巷。
实际上,国家对不同产品的管理力度不同正是基于产品本身的特性,对于直接关乎生命财产安全的药品、食品、易燃易爆等产品,国家实行严格的强制性标准,就是为了最大限度保护人们生命健康和安全。上述擅自组装的行为,看似满足市场需求,实际是违法甚至犯罪的行为,会给不确定的广大公众带来危险和伤害。
当然,我们也应该鼓励引导企业加快推进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研发、生产出安全可靠、品质优良、性价比高的电动自行车与电池,不断满足市场提质升级需要。
但是,任何时候都不应忘了产品安全才是立身之本与发展之基,产品安全可靠企业才能行稳致远。生产商经销商,请停下你们任意“组装”电动自行车的手,避免滑向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犯罪行为。(徐文智)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nmg315.com.cn/news/2123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最新加入
2025-01-06山西省检验医学高质量...
2025-01-06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...
2025-01-06山西省儿童医院第二届...
2025-01-0627批次不合格药品被...
2025-01-06食品安全“你点我检”...
2025-01-06四条春节“特色之旅”...
2025-01-06提升行业形象 依法诚...
2025-01-06山西品艺装饰整装产业...
2025-01-06食品安全消费提示|冬...
热门资讯
2024-12-05致蕲春县蕲泰保安服务...
2024-09-25合肥鹏炀电子商务有限...
2023-11-062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...
2023-11-0629批次食品不合格!...
2023-11-063家被点名!河源市医...
2023-11-06严厉打击水事违法行为...
2023-07-21第一观察丨习近平总书...
2022-07-08中健昊天大健康产业集...
2022-07-08中国健康总部成立中...
2022-07-08中国健康总部成立中国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