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体育外卖服务造成运动损伤
发布时间:2025-09-11
来源: 安徽315
作者:佚名
针对“体育外卖”服务中存在的问题。近期,上述名为“体育外卖”的新型服务形式在全国多地兴起。体育外卖凭借送课到家、下楼即练的特点,契合了现代家庭对高效、灵活体育培训的需求,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。然而,该模式在实践中也存在服务经营资质不明、服务质量不高、安全隐患多、维权机制缺失等一系列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。
警惕安全隐患风险。体育外卖课程多利用小区广场、公园等非专业场地开展,存在地面缺乏减震功能、行人车辆干扰等安全隐患,易导致运动损伤,消费者人身安全难保障。同时,部分平台未给消费者和教练配备运动意外险,发生事故后责任认定困难。
目前,该市场缺乏严格的教练准入机制,部分教练仅持基础健身证或未经专业培训即上岗,甚至出现非体育专业学生冒充教练的情况,不仅无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,还可能引发消费者身体损伤。同时,多数平台采用单次付费模式,未强制要求签订规范服务合同,一旦发生教练跑单、课程质量不符合承诺、消费者因故需退费等情况时,消费者缺乏具有法律效力的直接证据来主张权利,维权往往较为困难。
消费者在选择体育外卖服务前,务必对相关服务资质进行严格核验。一是查平台,选择具备合法营业执照并主动公示教练资质(如社会体育指导员证、急救证书等)的正规平台。二是查场地,课前实地确认训练区域地面平整、器械稳固,避开行人车辆通行区,必要时要求配备防滑垫、安全警示标识等防护设施。三是查保险,确认平台是否为学员和教练购买了足额的运动意外险等保险。
在体育外卖服务交易环节,消费者应要求签订书面服务协议。一是明确权责,协议应清晰涵盖课时明细、安全责任划分、退费规则以及隐私保护条款。二是明确定价,服务介绍界面和协议中均应对相关服务明码标价,公示基于教练等级、课程类型的分级价目表。
在体育外卖服务过程中,消费者要注意留存证据。一是记录授课内容,对课程内容、教练教学行为及服务质量进行记录和反馈。二是记录安全隐患,发现场地设施缺陷、器械故障等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取证留存。三是记录沟通和购买相关内容,妥善保留与平台或教练沟通中涉及承诺、约定的聊天记录、邮件,以及购买成功后产生的支付记录、交易凭证等,以此作为维权凭证。遇到侵权行为时,优先通过平台官方客服理性协商;协商未果时,可拨打12345热线或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微信小程序进行投诉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ah315.cn/display.asp?id=144867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上一篇:正确认知低GI 吃出营养和健康
下一篇:鸡蛋储存前要清洗吗
最新加入
2025-09-123起电动自行车“五改...
2025-09-12自动续费无显著提示 ...
2025-09-12宠物消费藏陷阱 消委...
2025-09-12曝光6起农村假冒伪劣...
2025-09-12发布“守护消费”铁拳...
2025-09-11跨境网购商品退货难 ...
2025-09-11海外租房起纠纷 跨国...
2025-09-11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...
2025-09-11健身卡退费竟要扣总费...
热门资讯
2024-12-05致蕲春县蕲泰保安服务...
2024-09-25合肥鹏炀电子商务有限...
2023-11-062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...
2023-11-0629批次食品不合格!...
2023-11-063家被点名!河源市医...
2023-11-06严厉打击水事违法行为...
2023-07-21第一观察丨习近平总书...
2022-07-08中健昊天大健康产业集...
2022-07-08中国健康总部成立中...
2022-07-08中国健康总部成立中国...